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阳光最少,却最热闹。
古语有言: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候,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之盛典,汉代时,更有“冬至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耄老,如正旦”的记载,到了唐宋,京师之地最重此节,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祖先。人们着雍容新装,图歌消寒,祭日迎天,缅怀祖德。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人对冬至的印象似乎只剩下吃饺子,为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在冬至期间,附属中学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


九九画毕,春便来了
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在古代,根据数九的习俗,中国民间流行画九,用图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学生们效仿古人的方式,用一张九九消寒图来记录冬至之后春日到来之时的日子,结合民间的谚语习俗,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诵读声中,纪念冬至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冬至之时对家乡的思念,冬至期间学生们用诗歌朗诵的形式吟诵古人诗歌之精髓,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

饺子一来,心便暖了
古时在冬至,这一天,漂泊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冬至的饺子一来,心便暖了。在“包饺子,过冬至”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使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活动过程中,学校领导李声昶、李克、王先琴等及部分家长、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了家校合作的优势,完成了一盘盘的饺子,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使这个凛冬变得更加温暖。愿世间美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