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讨会,会议由教育厅师范处刘全利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为教育部2013年立项的5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我校获得立项的“教师语言”课程负责人张祖利教授和部分课题组成员及我校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研讨。
会议首先由来自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张忠月作报告,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要求、立项评审专家的建议及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特别强调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来自临沂大学的李中国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对临沂大学两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准立项的成功经验作了介绍,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来自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还就各课程组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最后,省教育厅师范处刘全利处长介绍了山东省建设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组织参与2014-2015年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遴选的工作思路。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校与会人员了解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于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规划和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条件下找准了课程建设的方向。
据悉,全国共有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申报的564门课程(山东省上报30门)参加了评审,经过网上初评和会议终审,产生立项建设课程200 门。山东省共有4所高校的5门课程获准立项,分别为山东师范大学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曲阜师范大学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临沂大学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和我校的“教师语言”。我校与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都是首次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我校的教师语言课程能在全省19所教师教育基地推选的59门课程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立项建设资格,是我校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取得的的重大成绩。
